
重庆工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大数据应用系邢文婷副教授与其指导的研究生刘明珠和李利娟,在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领域内的EI卓越期刊《环境科学》,2025年第7期,发表题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时空演进及地区差异”的学术论文。《环境科学》是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类的核心期刊,被Ei Compendex,MEDLINE,Scopus等多家国内外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收录。曾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2002-2024年22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12-2024年12次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2008-2023年连续6届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2015-2018年连续3届荣获“中国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称号,8次荣获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2019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2024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中文领军期刊项目,为2025年中科院大类分区二区期刊,影响因子为6.137。
中文摘要: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能源则是绿色转型的重要主战场。深入探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减污降碳的战略内涵,构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减污降碳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核密度估计、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Theil指数以及空间Markov链方法,实证分析2010~2022年长江经济带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进特征。结果表明:(1)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指数和减污降碳指数均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各省市间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水平差距逐渐扩大,减污降碳水平差距先缩小后扩大。(2)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减污降碳协同发展水平显著增长,协同等级整体呈现从轻度不协同转向轻度协同又向中度协同发展的动态过程,空间上“两边高中间低”的分布局面逐渐显现。(3)协同水平的总体差异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贡献率显示2017年以前主要源于区域内差异,2018年以后主要源于区域间差异;分地区差异值整体呈现:中游地区>上游地区>下游地区。(4)低协同水平的邻域会对本地区协同类型发展产生一定阻碍,较高水平协同度的邻域对本地具有拉动作用。最后,提出加大低协同水平地区的政策倾斜和技术支持、强化高协同水平地区的辐射示范作用等建议。
作者简介:
邢文婷,重庆工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能源技术经济及管理、能源管理与低碳发展、资源与生态文明建设、资源开发与环境影响评价等。刘明珠,重庆工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李利娟,重庆工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3227/j.hjkx.20240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