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23 日上午,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军老师带领 5 名同学赴重庆空港冻品仓配中心与重庆海领物流园区开展研究生移动课堂实践参观活动,深度触摸现代物流产业的运作肌理,感受行业创新发展脉搏。
在重庆空港冻品仓配中心,郑经理以“仓储 + 温控” 的专业化运营模式为切入点,向师生们展开立体讲解。1 号仓库正以 - 18℃的恒温环境守护着各类冻品,同学们亲身体验低温仓储环境时,对冷链物流的技术要求有了直观认知。值得关注的是,2 号仓库正紧锣密鼓推进冻库改造工程,而 3 号仓库内 0-8℃的温控区间则科学陈列着不同品类的新疆大枣。仓库门前铺设的宽阔硬化地面即便多辆冷链车同时装卸货也能保持井然秩序,彻底避免了传统仓储常见的通道拥堵问题。郑经理特别介绍了仓储作业中的 “叉车哲学”—— 根据货物堆放密度与高度,需灵活调配平衡重式叉车、前移式叉车等设备,这种 “因货制宜” 的操作逻辑让同学们对仓储管理的精细化要求豁然开朗。
随后师生一行转场重庆海领物流园区,这座集水果、蔬菜、冻品、干货、水产等交易区于一体的农产品流通枢纽,以“仓库 + 市场” 的创新复合模式展现独特竞争力。步入交易区,色泽诱人的海南荔枝、云南野生菌等生鲜产品琳琅满目,同学们不禁为这套 “人、货、场” 高度协同的作业体系发出赞叹,同学们对物流服务的定制化思维也有了具象理解。
活动尾声,同学们不仅满载对物流行业的认知收获,更在海领市场选购了新鲜水果,将理论认知与生活体验巧妙联结。张军老师表示,此次移动课堂实践活动打破了课本知识的平面化呈现,让学生在冷冻仓储的低温环境中、在农产品交易的鲜活场景里,真正感知到物流产业作为经济动脉的核心价值。据悉,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 育人模式,带领更多学子走进产业一线,为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