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辉煌历程
——读《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商策学生第四党支部:刘利娟
岁月无痕,老百姓的记忆里却深深镌刻着永不变更的初心;人心有情,每个人的成长当以此为镜投射出不负时光不枉青春的坚定。七年,习总书记以青春的名义,谱写了属于个人和我们民族的华章。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通过29位受访者讲述自己当年亲身经历的往事,用真实的历史细节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在陕北黄土高原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并非习总书记的自述的视角,而是以当时和他接触的最为了解的真实的朴素的表达。因此在阅读本书时,除了感受到了习总书记在这个过程中的成长,我更加看到了习总书记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度过这峥嵘岁月,成就自身和人民的历程。
首先作为一个普通人,尤其是党员干部,得到一个或部分的认可拥护并不算真正的拥护,而其若是得到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拥戴,其必有其用心为人民服务的本质。毕竟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人心皆有情,时间会告诉我们很多答案。
但是这本书不是像以往历史上那些歌颂伟大英雄人物般的神话美化描写,它更多的是作为一本实录,从村民老乡朴素的表达中,让我们更加近距离的接触了解到了习总书记的成长史。不仅仅是一代国家领导人的成长,更是朴素真实为我们呈现了一个15岁青年的成长。通过这本书,我从中看到了一个国家领导人普通与大众无异的形象,一个积极向上,不负青春,与众不同的形象,也看到了这段岁月为习总书记本身以后和我们这个国家的曙光。
这本书最真实一点便是朴素的展示了习总书记与常人无异的模样与心理。抛却所有历史因素,这就是一个15岁孩子的成长历程。一下子从繁华的首都到了极度贫穷的农村,那“四关”,习总书记和那时也和常人无异,为躲避“跳蚤关”他和其他同志一样高挽裤腿,蹲地吃饭;“饮食关”,由于不会做腌菜再加上懒,便直接吃老乡倒出来翻新的腌,由于缺油也曾经闹出过“吃生肉”的笑话;关于“劳动关”,他们初到农村的时候积极性也并不是那么高;等等。这些都是从其身边最近接触到习总书记成长的老乡和同志口中表达出来。然而,反而是这些真实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刚从首都到农村15岁青年最真实的摸样,也看到其成长的起点。
书中描述的有一个现象,印象颇为深刻。当今我们享受的生活是尽量不输在起跑线线上。但是在习总书记的那个时候,就算大家是从零开始,但他要从负数开始。“习仲勋的儿子不跟红旗走”的喧嚣便是反映了其家庭目标。在那个年代,我们不难想象这些语言的攻击力有多大。其后来担任干部的系列阻挠也表明其就是从负数开始的。当然,梁家河老乡们的一句“好后生”充分体现了对其的接纳。所以对习总书记后来谈到的陕北的人民收留了他,爱护他也保护了他,是有事实根的。
在看到一个15岁青年真实朴素的模样后,我们也明显看到一个不负青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黄土地的儿子。在对人方面,他对村民都很和气,还记得那个智力上微微有点缺陷的灵娃,抢走习总书记的卷烟,习总书记在那个青年时期也对其一笑置之,从未有过疾言厉色。在思想方面,习总书记在切实了解到嫉妒贫苦的农村生活后,心里切实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一种亲身用青春的时间实践得出的结果,因此他由内到外的一心一意想为大家做些什么。除了有想法,习总书记也有实践,真真实实的为大家办沼气,踏踏实实为大家谋便利建中间合作社……在学习方面,在那样贫苦的环境中,没有谁是不累的,但是习总书记能做到便是坚持读书,这不仅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一个人意志的表达。因此,一代国家领导人是如何从一个山沟中脚踏实地的走出来,我们看得更真切了。
到了今天,无论是在国际舞台还是日常讲话中,我们都能看到当年那个在窑洞里的青年模样。正是他坚持学习,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国际舞台,引用传统经典为我们国家发声,传递优秀传统文化;而在面对普通百姓时,我们也可以听到诸如“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朗朗上口的民间谚语和大白话,这些难道不正是他真实在农村呆过,了解人民的真实需求后所呈现的实干模样吗?所有的成长轨迹,每一步不可或缺,也雕刻了今天的他,我们的习总书记。
岁月虽无痕,但人民群众却为此深深牢记着。习总书记这所有在岁月上雕刻的标记,都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并为之安心。我们在这本书里看到书记升级打怪,经历磨练终得真经的过程。这种磨练式的成长,让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安心并为之拥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