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学子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取得重大突破
文/孟令馗 图/杨政杰
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全国学联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挑战杯”中国移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举行。我院的《“古”楼“新”颜——山城吊脚楼保护传承困境调查与“数智化”复兴策略》项目(指导老师:龙跃、肖艳,团队成员:杨政杰、孟令馗、周柯言、马家兴等)在终审决赛中斩获主体赛全国二等奖,为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组本科高校唯二获奖作品之一,创造了重庆工商大学在国家级A1赛事中的最好成绩!在“人工智能+”专项赛中,我院的《基于AI+IOT的仓储物流“双子星”协同系统》项目(指导老师:刘四青、詹川、聂树平,团队成员:姚柯全、张江南、沈钰城、章俊杰、张人夕、龙星羽)斩获全国三等奖,实现重庆工商大学在该项赛事的新突破!
国赛备赛期间,学院党政高度重视、统筹部署,聚焦项目提质与团队赋能。学院构建“辅导—演练—保障”全链条支持体系,组织多次项目指导与模拟答辩,持续提升作品竞争力;强化全过程服务保障,统筹落实场地、设备、交通、物资等各项支持,营造“安心、暖心、同心”的备赛环境,为参赛项目高质量呈现提供坚实支撑。决赛期间,学院党委副书记赵钰鑫、分团委书记颜语专程赶赴南京大学比赛现场与参赛同学交流,勉励同学们要以参加此次“挑战杯”竞赛为青春挑战旅程的出发点,将竞赛中收获的经验、锤炼的能力转化为后续学习科研的巨大动力,为国家科技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我院师生在南京大学国赛决赛现场)
主体赛获奖团队介绍
项目名称:“古”楼“新”颜——山城吊脚楼保护传承困境调查与“数智化”复兴策略
国赛奖项:全国二等奖
参赛学生:杨政杰、孟令馗、周柯言、陶俊谚、杜欣燃、陈宇婷、马家兴
指导教师:龙跃、肖艳
项目简介:山城吊脚楼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瑰宝,是重庆地域文化的标志性载体,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商业改造过度、风貌破坏严重、文化功能弱化等多重危机。本研究旨在为吊脚楼保护提供数智化转型的系统性理论支撑,为政府部门提供了兼具科学性与实操性的决策参考,助力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人工智能+”专项赛获奖团队介绍
项目名称:基于AI+IOT的仓储物流“双子星”协同系统
国赛奖项:全国三等奖
参赛学生:姚柯全、张江南、沈钰城、章俊杰、张人夕、龙星羽
指导教师:刘四青、詹川、聂树平
项目简介:项目立足国家《数字商务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推动商贸流通领域物流数字化发展的政策导向,聚焦快递“千亿时代”下900万中小物流企业面临的仓储空间利用率低、人工实时监控滞后、设备调度效率低三大核心痛点,以重庆地区物流企业为主要调研与应用场景,探究AI与IoT技术深度融合对仓储物流全链路效率提升的赋能路径。旨在破解中小物流企业因人工依赖度高、数据割裂、调度低效导致的运营成本高企、安全风险频发难题,通过“全链路智慧物流管理平台+智仓巡检机器人”的“双子星”协同模式,为推动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与安全管控双重目标、助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解决方案与实践参考。

此次“挑战杯”竞赛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既是我院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集中体现,更是学子们科创强国的生动实践。未来,我院将以此次“挑战杯”优异成绩为新起点,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激发青年学子的科创热情,为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