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2025级新生全面了解专业内涵,增强认同感与归属感,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模式,并初步规划职业发展方向,2025年9月11日,信息管理与大数据应用系在07510教室开展了2025级新学期第一次专业认知教育活动。活动由系主任杨家权老师主持,系副主任郑淞尹老师、专业教师代表代春艳教授、2022级毕业班代表刘韵同学、大数据应用协会会长唐莹然同学、导航学长何春梅同学以及2025级全体新生共同参加本次活动。
活动以“专业讲解+教师分享+学姐经验+社团介绍+互动答疑”为核心环节,力求全方位展现专业定位、发展前景与成长路径。会议伊始,系主任杨家权老师从学院发展愿景与定位、人才培养优势、本科专业布局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讲解,重点介绍了大数据专业的学科特色、课程体系、培养目标以及校企合作资源,帮助新生快速搭建起专业认知的整体框架,为未来学习与成长打开“第一扇门”。

随后,代春艳教授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为新生总结出“五个通关攻略”:一是“切换身份”,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思考;二是“动手实践”,通过数据驱动学习激发兴趣;三是“跨界融合”,积极吸收金融、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四是“团队协作”,倡导跨专业协同攻关;五是“保持好奇与底线”,在探索中坚守学术与价值。她强调:“在数据定义时代,唯有理论与实践结合、跨界与专注并重,才能成长为真正的数据创新者。”

在“新生适应”环节,2022级毕业班代表刘韵同学从生活、学习和竞赛三个方面分享经验。她建议新生在生活上保持健康作息、理性选择社团;学习上注重规划、避免挂科,积极考取证书;在竞赛中要选择合适项目、组建互补团队,并以“痛点—方案—创新点”的逻辑展示成果。2024级导航学长何春梅同学以“做清醒的追光者”为主题发言,鼓励新生直面不足、拆解目标、夯实基础,积极投身社团、科研与竞赛,并以榜样为镜头,保持求知欲,把大学作为人生新的起点。


大数据应用协会会长唐莹然同学介绍了协会的发展与特色。协会不仅承办校级“信息技术与数字应用大赛”,还为成员提供Python编程、数据可视化等系列培训,并邀请系内教师与企业专家开展指导讲座。她表示,协会欢迎各专业同学加入,为新生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提供人脉拓展与多元成长的平台。

在互动答疑环节,系副主任郑淞尹老师重点围绕新生普遍关心的课程体系、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专业与计算机学科的区别、编程语言选择、证书考取、科研参与及实习机会等方面进行了耐心解答。针对新生提出的“本专业的优势与劣势”“未来升学与就业方向”等问题,郑老师指出:“本专业优势远大于劣势,既有跨学科的复合背景,又紧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发展前沿,前景广阔。”

最后,系主任杨家权老师对活动进行总结。他希望新生通过此次专业认知教育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把握学习节奏,并强调学院、学长学姐和社团将始终是大家坚强的后盾。同时,他提醒新生要关注班级与学院的通知,积极参与后续的入学教育与学习活动,携手共赴新的成长征程。
文/周朝英 郑淞尹图/周朝英 审核/梁桂保 黄钟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