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021年11月,9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转瞬即逝,9年的时间可以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可以留恋新的地方、结识新的朋友,更足以忘记一些事、一些人。但是,对于人生中最美好的大学时光,早已如烙印般铭刻在记忆中,一切都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五公里、学海路、图书馆、明德楼、“夺命天梯”、北区宿舍楼、翠湖……每一位师生、每一个楼栋、甚至每一片树叶都依旧如此清晰,这就是我们的青春盛宴——重庆工商大学。
从捧着书本仔细研读的大学青年,到敲击键盘案牍劳形的加班一族,昔日的同学早已各奔东西,在各自的行业系统大放光彩,但我们始终有一个共同的信念牵引着我们——“厚德博学、求实创新”,我们始终有一个引以为傲的“朋友圈”凝聚着我们——重工商人。感谢在重庆工商大学的四年生活,它让我们收获了无穷尽的知识、沉甸甸的友情,更树立了实干担当、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
最感恩的是在老师倾囊相授中,让我们懂得了“书山有路勤为径”的良苦劝诫。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的塑造者。忆往昔,作为中国四大火炉城市之一,夏日的重庆气温较高、空气闷热,在那个空调并没有完全普及的年代,坐在密闭的教室里上课,犹如蒸桑拿般,稍微一动便会汗流浃背,但我们每一位重庆工商大学老师、教授似乎丝毫不受影响,总是专注于自己的讲授当中,哪怕汗水湿透了衣服、哪怕干哑了嗓子,依然站在三尺讲台上,引经据典、滔滔不绝,谈笑间引领我们遨游知识的海洋。正因为老师的辛勤付出,让我们明白了大学校园不是享受生活的港湾,而是学习知识、集聚力量的圣地。
最暖心的是在同学融洽相处中,让我们体会了“千古知音最难觅”的人生感悟。岁月如梭、时光飞逝,很多东西会慢慢埋藏于记忆的深处,逐渐被人遗忘,但是有些日子却被我们永远铭记,那就是与同学朝夕相处,结下的深厚感情。忆往昔,凌晨1点,隔壁寝室独住的同学A(楼道两人间,1人请假),突发胆结石,疼痛难忍,同为刚入学的“孩子们”瞬间长大,不顾夜的黑、路的长,4个人轮换着从“夺命天梯”一路背到校外学府医院,迅速拿出生活费,筹集住院费,让生病的同学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正因为同学之间最纯洁、最真挚的友谊,让我们收获了一生中最可贵的“兄弟之义”“闺蜜之情”。
最留恋的是在社团缤纷活动中,让我们学会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处世之道。五彩缤纷的学生会、社团活动是校园生活的“调味剂”与“润滑剂”,不但能够丰富业余生活,也能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更能让大家在参加活动过程中明白看似平淡、实则高深的处世之道。忆往昔,在学院学生会工作时,2011年重庆工商大学第九届运动会,学生会在院领导和老师的带领下,组织部、宣传部、办公室、实践部、体育部、文艺部等多个部门拧成一股绳,通力合作、分头负责,同步做好动员、训练、后勤保障等多项工作,最后创造了学院运动会历史最佳成绩,男女团体总分均获得学校第一名。正因为校园的多彩活动,让我们明白了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学会团结、学会融入集体、学会共同战斗。
最美好的是在校园多彩生活中,让我们明白了“生活是一面镜子”的至理名言。大学校园里的生活可以说是多姿多彩,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但正如英国作家萨克雷所说,“生活是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会对你哭”。在大学校园的日子里,我们第一次长时间远离父母,更自由、更有主宰权了,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生活,也因为如此,我们更容易迷茫、更容易失去方向。忆往昔,刚踏入校园不久就以“学习”名义,让父母购买了笔记本电脑,面对游戏的诱惑、自己也曾沦陷其中,结果可想而知,成绩一落千丈;再后来,及时刹车,转变学习态度,第一次走进了图书馆,最终收获了自己想要的结果。正因为在学校体验过酸甜苦辣,让我们离开校园后,能够正视问题、积极向上、乐观生活。
最难忘的是在社会实践经历中,让我们激发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博浪之志。大学校园有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关心以及父母背后的呵护,生活自然十分美好,难免滋生“顺其自然、坐等安排”的惰性思想。相对于象牙塔的大学校园来说,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发现不足、明确目标、逐步成长。忆往昔,2011年参加学院组织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我们来到了广安市华蓥市的一个贫困村开展实践调研,作为大部分城里生活长大的我们来说,第一次真实看到了如此落后的贫困村,一切并不是我们所想象中的美好,只有不断的努力奋斗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正因为通过实践活动,让我们体会了工作生活的不易,唯有只争朝夕、方能不负韶华。